•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
  • 首页 > 地产 > 正文
    2020 06/06 22:48 来源:互联网
    访问:

    楼市入秋房企加紧“御寒”:暂停拿地 土拍量价齐跌

    导读: 中秋节临近,天气凉爽。 今年年中主要住房公司的表现刚刚消失,市场过后,楼市逐渐冷却下来。 在“中国日报”引人注目的数据背后,这些家庭热情自我。尽管每个人都有意识地放慢

    大众财经网

    中秋节临近,天气凉爽。

    今年年中主要住房公司的表现刚刚消失,市场过后,楼市逐渐冷却下来。

    在“中国日报”引人注目的数据背后,这些家庭热情自我。尽管每个人都有意识地放慢了年初的进度,但主要住房公司的年销售目标并不高,因此上半年的销售额一般保持在目标的40%左右。销售。

    上海益居房地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,今年8月,四个一线城市的交易面积较上月减少19%,同比下降16% -年; 18个二线城市的交易面积较上月减少10%,增幅为6%。 %; 18个三线和四线城市交易量下降4%,同比下降17%。

    其中,8月份房地产百强企业的权益表现较7月份小幅下降1.7%,低于1 - 7月份的平均水平。在TOP30住房公司中,11个月的单月表现较上月有所下降。今年下半年,百强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规模连续两个月下降。

    房地产市场真正进入秋季。

    下半年土地收购基本暂停

    从前几年的经验看,就在6月份业绩冲刺之后,7月房地产市场降温,八月并没有让市场大吃一惊。市场的短期下滑通常被视为“季节性调整”或“技术调整”。毕竟,很多住房公司都习惯于上半年的“六六”销售比例,所以无论上半年的业绩如何完成,各大房企仍然有信心完成下半年的业绩目标。但是,今年的市场下滑,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,即监管继续施加压力,融资渠道大大收紧。

    7月30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表示“短期内没有房地产用作刺激经济的手段”,反映出中央政府控制经济的决心房价上涨。业界普遍认为,地方调控政策将在下半年放松。概率几乎为零。

    与此同时,在基金方面,央行会议要求合理适度增加个人住房贷款,严禁用房屋购买消费贷款。最近,监管部门严格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,特别是近年来热门的ABS融资和房地产信托。即使是香港上市公司热衷的海外融资渠道也“只能用于借贷和更换新的融资渠道,而且不会发行新的债务。”

    受此影响,开发商变得谨慎,对投资和占用土地犹豫不决。

    在今年的中期业绩会议上,Sunac董事会一直高调的董事长孙宏斌明确表示,该公司在下半年基本上暂停了土地收购。 “除非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,否则它基本上是占有土地。目前已经停止了。“此外,包括富力和徐汇在内的许多住房公司负责人在不同场合对”暂停征地“表达了类似的看法。

    事实上,即使它没有表明“暂停征地”,不可否认的是,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在今年的中期业绩会议上表示谨慎甚至收缩。例如,领先的房地产公司万科将自己的发展定义为“平稳运动”,避免起伏不定;碧桂园说,未来取决于均衡的机会布局和风险分散。

    土制拍摄“数量和价格下降”

    房屋公司的谨慎态度,首次直观地反映在土地拍卖市场。

    8月29日,南京市国土资源局集中拍卖11块地块,总面积56.5万平方米。总起价超过158亿元,其中有多达8块土地。转让总面积超过560,000平方米。如果将这样的土地转让规模放在今年上半年,恐怕会引发住房公司之间的史诗般的争斗。令人惊讶的是,土地拍卖结束了7个以底价和1个地块出售的地块。

    这不仅仅是南京,甚至是目前最热门的广东,香港,澳门和大湾区。下半年“底价”和“流动”现象很普遍。

    上海宜居房地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,2019年8月,40个典型城市土地交易建筑面积为4383.2万平方米,比上月大幅下降16.9%,这是自3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和同比下降。减少17%。土地出让金方面,8月份4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为1933.7亿元,比上月下降30.3%,同比下降11.2%。

    从这个角度来看,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最终定稿可谓立竿见影,这种冷却形势不是一次性事件。联讯证券分析师李麒麟在研究报告中预测,在目前监管全面关闭住房融资的情况下,后续房地产投资的概率将加速,而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。然而,一些内部人士告诉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,住房公司收购土地是周期性的。为了在年末实现结转,它不会影响年度报告的利润和现金流量。在今年上半年,我拿走了土地,并在下半年归还了这笔钱。因此,“下半年土地收购基本暂停”不一定是市场低迷的实现,而是一个正常的状态。

   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也向记者分析称,一方面,这与上半年土拍市场火热有很大关联,不少房企上半年以及过往剩余土储已十分充足;另一方面,也确实与开发商所谓的“拿地周期”有关。

    不过,在严跃进看来,即便受房企的拿地周期影响,这一状况在往年并未表现得如此明显,也不会有多家房企明确表示“基本暂停拿地”。“今年政策影响较大,特别是融资政策,融资越难就意味着融资成本越高,土储越高,占用的资金也越大,这也是今年大家都强调土储适中、加快周转,而非越高越好的原因”。

    进入全员卖房时代

    一边是来自销售规模的增速压力,另一边是融资、销售受限,房企陷入了两难的尴尬之境。

    特别是对于不少正处于规模冲刺关键时期的中小型开发商而言,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,其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,开启“全员卖房时代”的营销模式,成了打胜这场战役的有力武器。

    时代地产就是其中一员。

    日前,市场有传言称,时代中国公司下达卖房指标,要求从普通员工到副总裁都要完成卖房指标,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就会被裁员。

    随后,时代中国快速回应称,这实为房企现在通行已久的全民营销,公司只是号召发动大家积极宣传、推荐公司项目;且裁员信息不实,公司并没有下硬性的指标要求。

    虽说裁员是假,但全员卖房是真。这一无奈的举措背后,所映射的或是中小型房企在市场下行压力下对于营销业绩渴求。

    面对政策压力,虽然碧桂园、万科等龙头房企可以不慌不忙地指出要有质量的发展,但那些还在全力冲刺“千亿”的众多房企,则不得不顶着压力,逆水行舟,继续做大规模。

    例如,年初定下千亿销售目标的美的置业,在上半年销售规模完成度达47%的基础上,仍表示要加快去化。美的置业高级副总裁徐传甫在业绩会上表示,现在整个公司正采取各种措施,从供货、销售、去化等各个环节加大力度推动,保证千亿目标实现。在下半年的销售策略中,“一盘一策、抢收市场”,“持续打造自销渠道”等也被美的置业分列出来。

    此外,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还注意到,为应对当前市场下行周期,越来越多的房企选择牺牲部分利润,转而选择“合作模式”来冲击规模。

    在禹洲地产的年中业绩会上,谈及今年上半年合约销售额284.74亿元中的权益占比,首席财务官邱于庚坦承,今年上半年,公司为了冲规模,做了些牺牲,适当调整了权益占比,由去年的70%降至60%左右。不过,邱于庚强调,冲破千亿后会慢慢把权益提上来。

    严跃进认为,一方面,在调控深入、融资收紧的大背景下,大房企普遍选择主动控制扩张速度,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;另一方面,行业分化的加大在所难免,因此中小房企为了继续扩大规模,提升自身的行业影响力,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,寻找具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行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,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    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    分享
    }首页
    Copyright © 2018-2021 http://www.kdcjw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投稿客服QQ:67650701 冀ICP备08108040号-112